新聞資訊
![]() |
你現在的位置:首頁>>行業新聞
備錢買地 11月房企密集發債500億作者: 來源:新京報 日期:2018/11/23 11:48:31 人氣:1744
11月前20天,全國多家房企密集獲準發行大額融資,合計數額超過500億。為了應對11月集中兌付的舊債,以及即將到來的井噴式土地供應,這一數字還將上漲。僅11月19日、20日,8筆公司債獲準及發行,金額超過200億。 11月,房企最多的新聞當數發債。雖然從年初到年尾一直“缺錢”,只是到了年底,在銷售回款不及預期的環境下,錢不是一般的“緊”了。發債成為房企解決“錢荒“的最好通道。 “11月1-20日,全國多家房地產公司密集獲準發行大額融資。合計數額已經超過500億?!边@是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,而且,為了應對11月集中兌付的舊債,及即將到來的井噴式土地供應,這一數字還將上漲。11月19日、20日兩天內,8筆公司債獲準及發行,金額超過200億元。 大額發債計劃頻出,實際發行者少 隨著房企銷售逐漸放緩,房企明顯感到來自銷售的回款壓力,對資金需求也更加緊迫。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,11月截至20日,全國多家房地產公司密集獲準發行大額融資,合計數額已經超過500億。 事實上,房企密集發債現象不僅是在11月?!扒?0月,房地產企業發債(信用債)規模達4843.81億元,已遠超2017年全年3747.74億元的規模。其中,三季度規模高達2073.62億元,遠高于去年同期的1409.03億元?!盬ind統計數據這樣顯示。 臨近年底,房企的發債愿望高漲,但目前處于計劃、核準階段的發債數量較多。從11月19日的公告信息來看,計劃發債的企業包括中國恒大、華夏控股、葛洲壩,其發債的規模都不小,其中中國恒大10億美元優先票據即將發行,而華夏控股40億元短期公司債券和葛洲壩28億元住房租賃公司債券還處于受理和核準階段。 在11月20日,花樣年的29億元公司債及首創股份的 20 億元綠色公司債券也剛獲得證監會核準。 從11月19、20日的企業公告來看,只有福晟集團的10億元公司債券發行完成和龍光地產的24.9億元公司債券正在發行。 雖然實際發行者少,但是房企大規模發債的熱情并沒有減弱。11月15日公告顯示,龍湖總計105億的公司債券和住房租賃專項債券還僅處于提交申請階段。而在11月初,龍湖剛剛發行完20億元的公司債。 同樣在11月15日,中鐵建地產兩筆公司債融資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一并受理。一筆為37億元的私募型,另一筆則為23億元的小公募型,合計60億元。 壓力大,不惜轉向海外高利率融資 11月,房企成功發行的債券多為超短期融資券和美元債券。11月12日,建發股份和濱江集團分別發行了15億元和9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。11月9日,華遠地產發行了2億美元無抵押定息債券,11月8日,華夏幸福則發行了1億美元無抵押定息債券。 據某房企相關負責人透露,年底國內發債越來越難了,但是美元債券相對寬松,不過利率也高。 中信證券的分析顯示,從目前融資成本來看,海外融資的成本逐漸增加,風險逐漸加大,未來占比可能會下降。 雖然海外融資成本明顯上漲,疊加匯率的波動,壓力非常大,但房企在資金壓力加大之下,需求量也非常大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這樣認為,2018年雖然房企銷售有望刷新歷史紀錄,但銷售業績漲幅逐漸放緩,在規模化競爭格局背景下,房地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很迫切。 2018年四季度,房地產企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融資。 “雖然融資成本處于高位,但大部分房企平穩,特別是龍頭房企公司債的融資成本,基本在5%左右。對于這些企業來說,明顯緩解了資金壓力?!睆埓髠ミ@樣表示。 此外,張大偉認為,目前,中型房企仍在加速拿地,這也推動了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需求。來自財政部的數據顯示,2018年首十月的土地出讓收入超4.7萬億 同比增長32.1%。 而在11月,熱點城市土地供應加速井噴。11月7日,濟南掛牌12宗土地。同一天,廣州集中掛牌18宗地塊。而在11月份,北京也將迎來年內土地出讓高峰。 業內人士表示,在這個11月,房地產企業除了發債,就是拿地,拿地越多,需要的錢也越多,發債也越多。 11月集中兌付,發新債償舊債 年底,很多發債的房企不僅僅是為了拿地,項目運營及償還舊債也成為不少房企發債募集資金的主要用途。其中,美的置業將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全部用于償還公司有息債務,不用于購買土地。 在10月,萬科擬發行10億超短期融資券,用于補充流動資金,償還到期債務;陽光城擬發行4億元中期票據,用于普通商品房項目開發建設。華僑城擬發行25億元中期票據,用于償還到期債券。 可見,“償舊債”已成為許多房企發新債的原因。 Wind數據顯示,2018年全年公司債和企業債合計有2638只已經兌付或即將兌付,涉及到期償還、提前兌付和回售,預計規模1.43萬億元,較2017年大幅增長近60%。由此,今年債券違約也創歷史新高,11月債券到期潮也已來臨,風險稍大的企業債和公司債本月到期210只,需償還1500多億元,成為今年月兌付規模第二大。 從11月份這210只需要兌付的債券來看,共有200個不同的發行主體,即只有少數發行人有2只或以上的債券需要償還。其中資本貨物行業的發行人數量最多,達84家。緊隨其后的就是房地產行業,數量也達27家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后期提前兌付、回售等或許還會增加,預計12月份需要償還的規模會更大。 張大偉也認為,隨著監管層嚴控銀行信貸和信托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,房企融資難度越來越大。從各地樓市調控看,預計房企的資金還會繼續受到壓力。在這種情況下,發債等渠道還有可能繼續收緊。2018年將是房企最近4年資金壓力最大的一年,而且2019年依然將持續面臨資金壓力。 下一個:競爭“中國第五城”
|